第64章:买地
这顿饭吃的好生热闹,散席之后,苏荣一大家子还要将乡亲们送的礼物全部搬运回去放房间里堆着,等着忙完了躺床上后,张月娘才感觉到有点不对劲。
“孩他爹,酒儿呢?”
苏盛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怎么了?”
“没什么事。人在屋里待着呢。等明天我与你详说。现在不想别的,累了一天了,咱们休息。”
想着自己还有两岁大的孩子,苏盛对苏酒儿的话甚为头疼。但这么晚了肯定是要休息的,有什么事也得明天再谈。
翌日一大早,七里乡下起了雨,等张月娘喂好了孩子,苏盛这才开口。
“何奶奶那性子你也知道,刀子嘴豆腐心。不过酒儿年龄小,昨个何奶奶一番话,酒儿听进去了,心里难受,一下子委屈的哭了。”
张月娘有些不明所以:“什么话?”
“就是女孩子家家的,不能习武这些话。”
“这……这不是很正常的吗?没说错什么啊。”
张月娘一时间想不明白,酒儿怎么就哭了。
苏盛叹了口气:“是没说错。不过就酒儿那风风火火的性子你也知道,她昨个晚上一哭,再对我说了想为家里做点什么的时候,我就感觉到有些不好了。这孩子,怕是想习武。”
“啊?!!!”
“孩她爹,这可不行!”
张月娘一急,直接站了起来。
别说何奶奶没说错什么,这年头,女子生存本就不易,更不用提酒儿的想法还如此大胆,这要是习了武,她将来可不得处处担心。
苏盛:“是这样的没错。你说苏粱那小子习武我都会考虑一番,酒儿她这想法……唉!实在是太大胆了。”
“咱爹娘知道不?”
苏盛摇了摇头:“不知道,没敢告诉爹娘,咱娘的那性子你也知道,惯会宠孩子的,爹听娘的,你说我敢让他们知道吗?”
“这可怎么办呐!酒儿怎么就想着要习武呢?!”
“你不用急,我再观察一段时间,这次也是何奶奶太着急了,一时间嘴快,说不定过个两三天,酒儿就把这事给忘了。不用担心,再说了,有粱儿盯着,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不是……一时间接受不了嘛。”
“别说你了。我也接受不了。行了月娘,你好好看着孩子,巧儿,糖儿,泉宝安安都还小,便是酒儿有那个心,咱爹娘估计也不会同意的。”
听丈夫这么说,张月娘总算是心安了点。
“也对,泉宝还小,咱们不会出山。孩他爹,你可得多盯着点,别让酒儿乱来。”
苏盛点了点头。
哄好了张月娘这边,苏盛来到苏酒儿的房门前,敲门。
苏粱探出半个脑袋:“爹?!”
等苏盛进去后,苏酒儿站在一旁等着她爹问罪。
“爹,娘答应了吗?”
“你觉得呢?”
苏酒儿摇了摇头。
“知道就好。你娘那边我糊弄过去了。以后昨日那番话,千万不能对你娘说,知道了吗?”
“知道了。”
苏酒儿低头乖乖认错,又悄悄抬头:“那爹,你什么态度啊?”
“我?我没什么态度。”
“爹,你这话说的让我心里发慌。”
苏盛叹了口气:“爹没什么太大的本事,最大的心愿就是咱们一大家子都好好的。这么说,你听懂了吗?”
苏酒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你自己去想吧。你做什么,只要不过分,爹都不管。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但这事不能闹到你娘和你爷奶面前,要真是被他们知道了,别说我没护你。”
“爹,你这是同意了?”
苏粱赶紧拉了拉苏酒儿,意思是她不要再说了。苏盛只说了最后一句话:“你们自己看着办。泉宝未长大之前,咱们不会出山。”
苏粱:“爹,我和酒儿知道了。不会乱来的。”
苏酒儿在一旁拼命点头。
只要能让她练武,她再多的苦都吃!
等苏盛走后,苏酒儿还是不明白:“哥,你说爹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苏粱:“昨个不是挺能说的吗?怎么今天胆子变这么小了?”
“这不是怕娘担心嘛!”
“现在呢?”
“总感觉娘和爷爷奶奶不知道,我心里堵的慌。”
“那你想让他们知道吗?”
“想。”
苏酒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又不想。”
“现在他们都不知道,那你就老老实实的蹲你的马步去。被发现了无非是打骂一顿,没什么大不了的。放心,有哥哥在,不会让你挨打的。”
别说苏酒儿想练武了,他也想练,但是苏粱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亲妹妹想法竟然会这么胆大,竟然还想过要上战场!他一个大男人都不敢说这番话,也不知道他妹妹是怎么敢说的。
既然妹妹想上战场,他这个做哥哥的也只会选择支持,不会让酒儿一个人独闯风雨的。
苏粱的想法跟老爹一样简单,娘那边由爹去说服,而他们日常蹲马步就当是强身健体好了。反正乡里没有先生能教他们习武,他们只能琢磨着蹲马步。
日子过去了几天,等十七的时候,苏盛从县城回来后,老爷子苏枝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苏茂激动无比:“爹,咱们是不是可以买地了?”
“是的。这次找你们来是提前商量好买地的数量以及所需要的费用。”
苏荣:“咱们能买多少?”
苏枝:“这土地房屋费四千二百文,文书费用一千二百文,买十亩地需要四两银子,若是二十亩地,则需要八两银子,今年夏税要留够四两银子,咱们买下的房屋和田地,第二年开始征税,规矩都差不多。这还不算留给吴家和其他人打理的费用。”
苏茂:“好绕。听不太明白。”
范知音:“你爹的意思是,十亩和二十亩,他不知道买多少。”
苏盛:“十亩。”
苏荣:“十亩。”
苏茂:“十亩。”
范知音看向苏枝:“我就说买十亩吧,你不信。你三个儿子都说十亩。”
苏茂:”爹,这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十亩啊!咱们再有钱也得省着点用,这一下子都花出去了,万一亏本了,咱们又得花时间去挣。”
苏荣:“爹,四两银子,别看咱们每个月都能挣回来,但我觉得咱们的钱得分散开来,除了买地,其他地方也要用。”
苏盛:“是的。爹。咱们刚起步,不用多想,肯定十亩。”
苏枝:“老糊涂了我这是。”
苏茂:“爹,说什么呢。你身体还好着呢。”
范知音:“行。那咱们就这么定了。明个你爹去找三老商量,等文书一办完,咱们就去寻吴家那小子。”
苏茂:“娘,放心,包在我身上!”
三老办事很快,没让苏枝一家子久等,文书便下来了。
七里乡内,云松儒将文书给了苏枝,拍了拍他的肩:“老枝啊,好好干。咱们等着看收成。”
乡里众人都不愿出这个头,要买地的,还是苏枝一家子率先提出来的。
苏枝乐呵着:“行。三老,您就等着吧。我相信有咱泉宝在,绝对不亏!!!”
等回了家,苏枝迫不及待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众人,末了,范知音道:“咱们今年也要春耕了。我是这么打算的,将这十亩田交给老三一家,吴小子他们家,还有凡儿家的孩子,你们一起。剩下的税田和家里的农田,我们和老大老二家的种。至于那种出来的果子能卖多少价钱,我跟你爹没想那么多,无论如何,先种了再说。”
吴家是杜老爹介绍的,交给苏茂一家也显得亲近些。
至于苏凡儿的孩子周段,不是七里乡的人,但是范知音喜爱孩子,这外孙白日去学堂跟着一起念书,下午去田里干活,也不算白养着。
苏盛:“娘,小段要住过来?”
范知音:“要的。你这个做哥哥的,对凡儿的事不上心,我要是不将外孙接回来,怕是这孩子饿死在外头你都不知道。”
苏盛:“娘……”
范知音:“前些日子榆儿的事刚解决完,叶儿又远在别的县,你娘我就剩这么一个闺女近在身边了,可不得仔细着点?”
苏盛:“娘,那妹妹她……”
“已经打过招呼了。过几日把段儿接过来住,让苏粱看着他点。你妹妹妹夫决定去信县做生意,做什么我不知道,总归离的不是太远,我也放心些,他们都是大人了,做生意的事我也管不了太多。让他们出去闯荡一番总归是好的。”
“娘说的对。回头我让粱儿将房间收拾一下免得太乱。”
听娘的意思,是要小段和苏粱住一块。苏盛想了想苏粱的房间,再住一个孩子也不是不行。
“你有这个心是好的。咱们家的地已经买了,吴家那边也商量好了,现在就等着他们过来。我跟你爹已经将杂房收拾出来了,先让他们住着,等后面再看。”
“行。都听娘的。”
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二月下旬之际,吴夏带着儿子吴田来到七里乡的时候,说不震惊那是不可能的,土地广袤不说,土质还很肥沃,乡里的学堂更是让吴夏赞叹不已。
末了,吴夏只开口说了一句:“儿啊,好好干。”
这别的不说,单说之前苏枝一家子帮了他们,他们就感激不尽,这会子虽然对合作这种事情有些顾虑,但在哪里干活都是干,他来这乡里试试,看看收成如何。
吴田点头,自然知晓爹的意思:“知道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