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睇
杏花园一
一支暮冬的梅花悄然独开含苞待放,阁中的姑娘们遥睇雪景,醉酒吟诗,折梅插花。
我捧着玉净瓶信步阁楼,惜月忆安早已折了红白梅花在楼上等待。
许是去的久了叫她们好等,惜月见到我便持梅掩唇一声嗤笑:“怪不得那么久,原来是去请观音大士的玉净瓶了。”
我闻言,放下玉净瓶,想呛她两句,开口感觉喉咙有些难受,想来是出去一趟吹了风,忍不住咳了几声。
“怎么咳嗽了,去煮壶茶暖暖身。”
“哎,我都咳嗽了还有我自己煮茶,真是狠心,”我仰面装瞋与她二人玩笑摆弄起茶器来:“你们俩商量好插红梅还是白梅了吗?”
“商量好了呀!”忆安说着,自炉架上取了微凉的雪水灌入瓶中,随后拣了怒放的单瓣红梅在瓶口比划。
水雾划过指间,丝丝温暖后是丝丝寒凉。
我盖上壶盖,抬眸凝睇上她们弄梅的身影,偶然间,目光掠过一旁被折落枝头却又被遗弃的白梅,我不由心生恻隐:“既插红梅,这白梅遗弃了可惜,不如来与白茶同煮。”
“依我看,腌做梅花酱最好,等三月踏青,配白玉糕胭脂茶。”
闻惜月言,我一边言笑称好,一边持器煮茶,几句欢笑,忽闻见忆安遥睇窗外冰封世界,一声轻唱:“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惜月闻之,兴致顿起,接诗唱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时间,豪迈的歌声响自三处,眺望者持梅者烹茶者,齐齐唱来。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楼外新雪初霁,银装素裹,万籁俱寂,却不显孤寒,只因有声声谈笑,打破寒冬,声声歌唱,浪漫苍雪。
侍女端来了一碟炙羊肉,其实姐妹三人本是想在雪中炙肉赏梅,奈何我们仨皆是畏冷惧冷怕冷之人,这冰天雪地的,一合计也就作罢了。
身前的炭炉嗞着点点星火,我们搓着小手围着它团团坐。一口羊肉一句闲话,那侵透空气的冷并未扰乱我们的兴致,那好像永远也聊不完的话题,自冬雪到春芽自闺中到四方。
惜月说,如果可以,她想去平遥,去看青砖古墙享片刻宁静。
忆安说,她想去丽江,家家流水户户垂阳,蜿蜒在大地上的银龙,在纳西民族圣歌响起时展现它的伟大。
“临羡,你最想去哪?”
当她们兴致勃勃的询问我时,我正细细嚼尽口中羊肉,津津有味的听她们谈书中所见,苏杭,蜀地,名山秀水,各领风骚。
“我啊?”
我瞧着她二人期待的神情,无奈一笑:“我想去黄梅。”
“去黄梅做什么?”她们追问。
去听自然如诗的黄梅戏,去看吴楚姑娘手中四四方方的挑花,去这小天竺嗅佛法气息。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不做什么,就是想回家乡。”
“那等我们及笄便结伴同行,去平遥去丽江去黄梅。”忆安一番话,惹得惜月直道妙哉妙哉。
姐妹们谈论着这有些不切实际的梦想,谈着平遥的古朴,谈着丽江的民风民俗,谈着黄梅的灵秀,从出发前该准备什么东西谈到回来后要带上什么留念,从穿哪件衣裳戴哪套首饰谈到各地美食美景。
但其实,我们都明白,我们想要的不过只是一生一世永远相伴,那样,无论身处何处境况如何,都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那说好了,等及笄我们便携手远行。只是……”惜月忽然撇眼瞧着我,“糖糖啊,我们今年便要及笄了,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我顿时翻了个白眼,抿抿唇埋头嘟囔:“不就比我大一岁吗!”
谈罢了这八字还没一撇的旅行,姐妹们又将话题转向了近在咫尺的春游,窗外还是银装素裹的大地,我们心中却早已绿茵浓浓。
作家的其他作品
同类推荐
版权信息
上架时间:2023-11-13
版权:红袖添香网
本书由红袖添香网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