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颜家的旧书
老颜家的旧书

老颜家的旧书

一只卖火柴的熊猫

短篇/短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2-03-21 13:24:06

旧书中的故事未必都是故事
目录

1年前·连载至第10章 故事

第1章 旧书

  “姐姐,快看窗外。”

  听表妹略带兴奋地喊了一句,副驾驶位上的颜肖肖才缓缓睁开眼睛,朝左侧望去。岚岭县的天空还和十几年前一样纯净,黄昏时日落西山,天边便呈现明显的色彩渐变,先是一大片幽深的普蓝,越接近地平线颜色越浅,之后经由短暂的白色过度,紧接着又变为火焰般的橙红,与漆黑的地面剪影生硬相接。只不过这些景色都是透过一片间距不足半米的白杨树林看到的,若能把树林换成草原估计又是一番别样意境。

  “再有……两个多小时吧,我们就能到家了,要不再睡会儿?”

  “不睡了,晚上睡不着。”

  颜肖肖随口应了一句,转过头来继续目视前方,她可和正在开车的表妹熊琪不同,毕竟在坐上这辆小车之前,她已经在长途客车里颠簸了五个小时。

  “晚上没那么热了,把空调关了,开窗通通气吧。”

  许是白天经过似火骄阳炙烤的原因,车里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像受热融化的塑料,换多久的气也除不干净。熊琪应了一声关掉空调,颜肖肖便立刻打开车窗,尚有一丝温热的晚风瞬间灌入车内,也同时改变了两姐妹的发型。

  岚岭县属于山区,是个人口稀少且外流倾向严重的小城,县中的区和村屯又被山上的原始森林分隔,所以此地最值得称赞的便是它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空气。颜肖肖此行的终点正是县中最北边的越家村,也是整个县城中海拔最高的地方,谓之岚岭之巅。

  “每次回来都得这么折腾一趟,姥爷要是能住在离城区近一点的地方就好了。”

  熊琪口中的姥爷也是颜肖肖的爷爷,据说他老人家打从出生起就一直住在村中,除了旅游和赶集之外还真找不到出远门的必要,上中学前颜肖肖也在村里住过一段,之后便只有过年才来短暂呆上几日。对此她也并无特别留恋,不便的交通可以限制团聚,但无法限制分离。

  “姥爷、姥姥见你回来,一定特高兴。”

  不知为何,熊琪还是一脸兴奋,可惜颜肖肖完全不想配合她笑上一笑,这次来爷爷家怀揣的心情,比以往哪次都更沉痛:

  “一个落榜生来乡下换心情,没什么可高兴的。”

  “啊,终于开到家了。”车子熄火后,熊琪立刻便在座位上抻了个懒腰,长舒一口气露出满足的神情:“我第一次开这么远的路,还有点意犹未尽呢。”

  早听说表妹熊琪是半年前拿到的驾照,可按照她平日里不是寝室就是教室的生活轨迹推算,需要她自己开车的机会一定是少之又少,所以即便是在并不崎岖也无岔道的山路上,仍然不敢将车速提到五十迈以上,以致原本能在一个半小时内走完的路程,生生被她拖到了近三个小时。到家门口时,天都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

  “别意犹未尽了,要不是我没有驾照,真想替你开。”颜肖肖以最快速度挪下了车,使劲儿捶打因久坐而麻木的肢体。一时间她仿佛忽然明白了,一路上表妹眼中那若隐若现的兴奋从何而来。

  “……是开得稍微久了点。”熊琪朝颜肖肖吐了吐舌头,十分乖巧地分担起表姐的行李。

  还不到九点钟的越家村早已是家家闭户,除了各家窗子里和院门口的灯外几乎没有其他光线。这里的生活节奏远不同于现代都市,甚至类似于古代小农经济时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然这也不难理解,谁让村里除了那片山林之外再没别的娱乐场所呢。

  但这样的描述也很容易让人误解,好像它只是一个贫穷又落后的无名山村,事实上这个村里也有足够半数人居住的楼房,方便村民看病的医院,以及貌似濒临破产可一到饭点儿就生意红火的餐馆。夏天四点一过主街广场上也会摆起夜市,只不过全都是烧烤摊,学校旁边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起冷饮店和游戏厅,甚至还有一家台球厅,那也是除了旅馆之外唯一一家营业到十二点以后的店铺。

  只因为住在这里的人口仍以老人居多,对他们来说,夜里的娱乐当然还是窝在家里看个电视、喝杯小酒要快乐的多。

  “院门口新接了灯泡?”

  爷爷的家是一间盖在山脚下不远处的平房,屋子周围有一小片长满野草的荒地,与别家住户相隔足有百米。由于村里的路灯大多都安在主街道上,所以每到夜里家门前都是一片漆黑。

  “嗯,可能爷爷也嫌上了年纪不便摸黑,才在院门口接了一盏灯照亮吧。”熊琪说。

  随着村里楼房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放弃平房搬到楼里居住了,不过颜家老两口还是更喜欢住平房。他们在自家门前圈了一小块地当作院子,又把院子一半的地种上蔬菜,既吃上了他们极度推崇的无化肥、无污染、纯绿色蔬菜,又打发了无数不知该怎样消磨的晨光。

  另外,除了可以保留种菜的爱好,平房与楼房相比还有另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免受上下左右邻居家中噪音的侵扰,和那些宁愿牺牲旁人安宁也要换自己一时快乐的小人们,彻底划清界限。

  “这怎么行呢!”

  颜肖肖和熊琪刚走到门口,便听屋内传来苍老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呵斥之声。然话音未落,马上便又有老妇的反驳声传出。

  “怎么就不行呢?你给我说它怎么就不行了!”

  “不能打乱出牌顺序,你这都算犯规了!”

  没有了噪音之后,颜家老两口的争吵声在安静的夜里反而更清楚了,甚至不用进门就知道他们正在玩扑克。这两人总是对输赢格外在意,所以几乎每玩一局都要吵上一次。

  “姥姥,姥爷,我们回来了,开门吧。”

  熊琪轻轻叩响大门,屋内便传来一阵拖鞋底迈小碎步的声音,接着大门“哗”的被拉开,两位穿着跨栏背心和大花裤衩的老人一起咧着嘴,站在门内哈哈大笑。

  “孙女!咋来得这么慢啊!”

  果然还是熊琪说得对,颜肖肖还没进门,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先是奶奶笑呵呵地来了个拥抱,接着又是爷爷拍在肩膀上的强力一掌。

  “爷爷,奶奶……”面对喜笑颜开的二位老人,颜肖肖也用力扯着笑脸道:“唉,这不是因为,熊琪怕车开得太快把我俩撞死吗。”

  熊琪听了便笑:“我也是为了照顾你呀,大家不是都说坐新手司机的车特别恐怖吗?”

  “嘿嘿嘿,”看孙女和外孙女一言一语,旁边的爷爷显得异常高兴:“老张太太,赶紧起灶,给你俩孙女热点吃的,走一道儿了,都饿死了。”

  大多数人,尤其是老人,都以为舟车劳顿之后总要饱餐一顿方能解乏,可实际却是疲惫感以绝对优势压倒饥饿感,搅得肠胃里混沌不堪,根本吃不下饭。颜肖肖本想推说不饿,不过爷爷和奶奶也不会听,更能说出一堆“不吃不行”、“人是铁饭是钢”之类的硬道理,而后他们还会坐在饭桌旁边,亲自监督你吃下符合他们要求的分量。想到接下来如既定剧本一般的走向,颜肖肖便与表妹熊琪互相交换了眼神,老老实实坐在饭桌旁边。

  奶奶很满意地走向外屋,爷爷也在跨栏背心外披了件汗衫,随手将散落在床上的扑克归拢到边角,才又点开电视坐到桌旁。不一会儿从外屋的灶坑传来“噼里啪啦”的柴火燃烧声音,大铁锅里的水也很快“咕嘟咕嘟”冒起了泡。奶奶总说“上车饺子下车面”,所以到家后的第一顿饭必是面条无疑。

  十分钟后,果然一大盆冒热气的白面条被端上餐桌,奶奶又拿来两个比头还大的碗,每个碗中都盛满面条,淋上肉酱和黄瓜丝。熊琪见了立刻便嚷,说自己正在减肥不能吃主食,果不其然被奶奶一顿数落。奶奶告诉她小小年纪不可以减肥,还说酱料里用的肉沫是村东边老郭家散养的猪肉,黄瓜丝也是自家院里种的黄瓜,好吃又健康。

  颜肖肖深知违抗奶奶之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唠叨,便也默默接过整碗的面条。这时手握遥控器的爷爷忽然侧过身来,试探着问了句:“肖肖啊,这次来爷爷家,是不是能多呆几天了?”

  “嗯,呆到暑假结束。”颜肖肖一边费力吃着一边回应。

  “好!”爷爷一拍大腿,乐道:“多好啊,琪琪也说要在这边过暑假,这回可热闹了!嘿嘿!那个……肖肖啊,你们两个吃完饭,陪爷爷打会儿麻将好不好?”

  颜肖肖和熊琪几乎是同时转过头去,用同样难以形容的眼神回望爷爷。

  “老颜头儿!”奶奶忽然埋怨道:“你真是老麻师了你,孩子坐一天车了还得陪你打麻将,怎那么大的瘾呢!你那牌友这两天不在家,就把你憋坏了是不是?肖肖,琪琪,不听老颜头儿的,你俩吃完就赶紧睡觉,烦人!”

  “你又吵吵啥!”这次轮到爷爷反驳奶奶:“还说我老麻师,你就不想打吗?”

  “我想打,但是也不能累着孩子!”

  “所以我让她俩吃完饭再打吗!”

  方才的战火平息了还不到半个小时,老颜头儿和老张太太两口子就又吵起来了,这也是全家老小见怪不怪的场面,似乎自打颜肖肖记事以来就知道他们爱吵,所以每每发生这样的现象也从来不劝,直接采取无视态度。

  “姐姐,你快看,第N次世界大战又开始了。”

  熊琪一边看热闹,一边偷着把碗里吃不完的面条倒进垃圾桶,还不忘在上面铺点掩盖物。这倒是个好主意,那一大碗炸酱面像个聚宝盆似的,不光吃不完,还像是越吃越多。可正当颜肖肖也学着熊琪一样倒掉面条的时候,忽听争吵中的爷爷嚷了一句:“你说你这老太太,我不也想让她高兴吗,人家孩子不是来咱这儿放松心情的吗!”

  争吵声还在继续,只不过颜肖肖手上的动作停了。

  这种情况下,也只有表妹熊琪才会注意到颜肖肖脸上那微妙的神情,便小声贴在她的耳边说:“姐姐,反正他们吵得正忙,咱们也别吃了,撑死我了。”

  颜肖肖朝表妹点头,于是两人放下剩了大半的面条,在争吵声中溜出房间。

  虽然屋内总有老两口吵嘴不断,但屋外的越家村还是十分宁静祥和的,隔着窗子就能听见草丛中传来的蝉鸣。夜空中星星的数量似乎也多了不少,或许过不了多久便是“银河”流过穹顶之时。

  “姐姐,你和我睡一个屋可以吧?”

  “哪儿还有不可以的,你姥爷家一共就两个睡觉的屋。”

  熊琪笑了笑,帮着颜肖肖把行李拎到床上。更准确的说是炕上,夏天的火炕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硬板床,可到了冬天它就能充分发挥作用,越是靠近锅灶的地方温度就越高,所以每每家里来了贵客都要把最靠近锅灶的位置,也就是把炕头的位置留给他。离开越家村许久的颜肖肖也曾在某次回来过年的时候享受过这种待遇,谁料隔天早上竟被火气拱了一嘴燎泡,之后便也再没睡过那个贵宾位。

  说来也奇怪,好像只要分隔一段时间,就会自动被当成客人招待了。

  “姐姐,姥爷和姥姥说什么了,你可都别往心里去……”

  忽然,表妹熊琪又开始安慰:“他们只是想关心你,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你高兴,他们的世界观和咱们太不一样了。”

  颜肖肖望着表妹,似乎想说点什么,却也终究懒得开口:“没事,何况他们也没说什么。”

  颜肖肖只是单纯不愿继续这个话题,表妹熊琪也是个善解人意的,便转换内容道:“那明天我们去哪儿玩呢?我也是好久没在姥爷家过暑假了,不知道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大夏天死热的,不太想动弹。”颜肖肖犹豫片刻,含混答道。

  看得出来,颜肖肖是真的没有心情考虑玩耍之事,加之赶路劳累,只想倒头就睡,于是熊琪也不再聒噪,直接问她要不要一起洗漱。可爷爷家的水管在外院,想到还要出门折腾便也懒得去了,万一再被奶奶抓到吃剩了晚饭更是麻烦,于是姐妹俩把心一横,干脆都不洗了。

  颜肖肖把行李扔到地上,打开炕尾处的柜子,把整齐叠放在里面的被子拉出来准备睡觉,忽听“啪嚓”一声,一本软皮书被从柜子里带出来掉在地上。颜肖肖蹲下身子捡起一看,却见真是本实打实的老旧读物,书皮是军绿色的,边角处因翻折和磨损,已经全部泛起了白毛刺,再一翻开里面,一股旧书独有的混着油墨的霉味扑鼻而来。

  “奴家顏氏,乳名阿寧,幸得略識文字一二,能以紙筆書自身……”

  老旧书本,又没有合理存放,所以书页发霉、页码残缺不全也属正常现象,只是有一点让颜肖肖感到十分奇怪。从书中所记文字来看,是一个名叫阿宁的女子在记录她的某些经历,但无论是从右向左的竖排书写方式,还是那蹩脚的半文言用词,以及读起来十分费力、歪歪扭扭的繁体字来看,都像是一个古代女子写下来的。

  “这是什么书?”

  颜肖肖拿着那本快要风化了的书问熊琪,熊琪接过来捧在手里,轻手轻脚地翻了几页,摇头道:“我也没见过,像是一本自传,估计是什么不太流行的小说吧……你看,她中间的部分还提到了皇太子,和什么什么嫡公主呢……不过这字写的这么别扭,应该不是个经常做文章的,至少不是读书人。”

  颜肖肖把书拿回来,又翻开后面几页,果真字迹潦草,大片难看墨渍比比皆是:“我爷爷从哪儿淘换来一本这样的旧书啊?”

  颜肖肖禁不住哼笑一声,随手将书扔在炕上。

  “轻点儿扔,它快碎了,这可是手写本。”熊琪急忙把书捡回来,翻开第一页仔细读了起来。

  颜肖肖一边往炕上铺被子,一边瞟了眼认真读书的表妹。熊琪从小就是三好学生,考试成绩永远都能甩颜肖肖一条街,想到明年这个时候,自己还要作为复读生,和表妹熊琪一起重新参加高考,颜肖肖心里又是一阵苦涩。

  “姐姐,我发现这本书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

  颜肖肖停下手里活计:“就这本书,字写得像符,肯定有好多有趣的‘通假字’。”

  “才不是通假字,”熊琪把书举到颜肖肖面前,用手指指着文字:“首先是开头,她说自己叫颜氏,和你,还有舅舅、姥爷,都是同一个姓氏。”

  颜肖肖不禁挑眉:“熊琪,你不会想说这人是我们家祖先吧?”

  熊琪一双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对呀!我就是这个意思!”

  “快拉倒吧!”

  不得不说,表妹熊琪的想象力就是比自己丰富,难怪每次写作文都得高分。颜肖肖对她的大胆猜测不予理会,继续铺炕准备睡觉。

  “这点证据当然不足以让人信服,可你接着往下看啊。”

  说着,熊琪又翻开后面几页,指着一列文字说道:“写到这里的时候,提到一个公主曾化名越姓富商,这里面的越,就和咱们越家村的越对上了。还有再后面几页,更是直接出现了一个叫做岚岭的地名,这个岚岭,不是又和咱们岚岭县对上了吗?”

  听到此处,颜肖肖也不免来了兴致,前两个信息的解释还算牵强,可最后这个“岚岭”真是想不注意都不行:“她还写什么了?有咱的家谱吗?”

  当晚,原本准备酣睡一场的颜肖肖,却和表妹熊琪一起彻夜研读起了那本旧书,才知道那名叫阿宁的颜姓女子是在十七岁生日的早上,赶在启明星消失之前,从一个名叫真越的草原之国,独自前往南方富饶的苏国游历。也正是在那个名号为苏的国度之中,遇到了影响她一生命运的男子苏墨。

版权信息